台灣肥胖人口逐年增加,男女肥胖盛行率已連續幾年蟬聯亞洲之冠,平均每兩名男性之中,就有一人體重超標,堪稱「亞洲胖夫」。18歲以上國民中,至少有50%男性、35%女性有體重過重的困擾,台灣男性肥胖盛行率更是韓國的12倍之多,「亞洲第一胖」的封號可謂實至名歸。
早在1996 年,世界衛生組織(WHO)就已正式將肥胖列為一種慢性疾病。台灣前五大死因中,癌症、腦中風、心臟病、糖尿病、以及其他許多種慢性疾病,都和肥胖都有密切關係。
肥胖不但是病,而且胖起來要人命!許多人為了減重,力行「動則得救」或是「餓到睡不著」,短時間內雖然體重會下降,但是只要恢復到原來的生活,立刻「打回原形」。網路知名的瘦身達人一休曾說:「任何一個減重方式,只要是會挨餓的,都不會瘦!」長期攝取低於基礎代謝的熱量,會強迫身體更努力的儲存脂肪,更積極的增加食物熱量的吸收率,到最後「連喝水都會肥」!這是因為身體的代謝機制出了問題。
銀蘭 (貝拉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還在為手臂的「掰掰肉」感到煩惱嗎?一想到「減肥」,許多人馬上想到運動和飲食控制,只不過,就算每天和卡路里斤斤計較,每週咬牙進行3次有氧運動,一旦回復到原來的生活,往往馬上就復胖。
原因在於,運動和節食雖然能讓體重下降,但是只要稍微怠惰,讓體重回升,身體的脂肪會比肌肉更容易增加,漸漸變成不易瘦下來的體質。
也因此,現在醫學上測量肥胖不再只用體重,更講求體脂率。一般而言,成年男子的體脂肪率超過25%,成年女子超過30%,就是所謂的「肥胖」。想要達到修飾身型線條的效果,不能只在乎體重數字,更要設法減少脂肪率,增加肌肉率,才能瘦得健康又持久。
那麼,要如何才能有效減少脂肪、增加肌肉呢?關鍵在於要吃對蛋白質。蛋白質就像是人體的建築師,具有提供熱量、修復組織和調節生理機能等功能,更是培養肌力和雕塑身形不可或缺的黃金營養素。
人體中估計有10萬種以上的蛋白質,蛋白質主要由胺基酸組成,部分胺基酸可以由人體自行製造,另有9種胺基酸包括:苯丙胺酸、色胺酸、白胺酸、異白胺酸……等,則必需由飲食中攝取,即是所謂的「必需胺基酸」。
其中,白胺酸被視為「神奇的窈窕關鍵」,多篇科學研究中指出富含白胺酸的飲食,能夠刺激肌肉生長,提高新陳代謝,增加飽足感。
銀蘭 (貝拉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銀蘭 (貝拉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銀蘭 (貝拉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嘉康利CEO 羅傑 巴納特 2016-12-09 南京年會
演講中 表示他為何選擇嘉康利
如何佈局全球的市場佔有率
這 這就是我們應該認真思考的方向發展⋯⋯
銀蘭 (貝拉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